十几个路口,一路绿灯,是种什么样的体验?9月28日,记者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体验了一把“畅通无阻”的快感。
上午8时30分,记者来到乐安街与渥城北路交叉口。当第一个交通信号灯变为绿灯后,记者乘车随即沿乐安街向西出发,车速保持在每小时40公里。
乐安街东至渥城北路、西至甘棠路路段,全程大约3公里,中间需要经过十几个交通信号灯。记者发现,每到一个路口,交通信号灯就变为绿灯,走完整个路段,只用了4分钟左右的时间。
“早晚高峰时段,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的乐民街、乐安街等三条东西向主干道和甘棠路、兴贤路、渥城北路三条南北向主干道的任意一条道路上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行驶,若您赶上了一个绿灯,后面大概率就会一路绿灯了。”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张岩告诉记者。
这一神奇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原来,这些道路实现了“绿波带”控制。
张岩说,“绿波带”是智能交通管理中的一个专业名词。在指定的交通线路上,根据路口间距、交通流量等信息,相关工作人员会对道路交叉口处相位差、交通信号灯配时等做相应调整,使得车辆行驶至路口时正好遇到绿灯,从而减少车辆路口启停次数,提升驾驶人员行车体验感。
而实现“绿波带”控制的前端触点,便是竖立在路口的一根根多功能信息杆柱。
走在容东片区,通体白色的杆柱随处可见。它们看上去普普通通,却充满科技感。
“这些杆柱除了安装有交通信号灯,还配置了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各类传感器等多功能智能设备。这些设备全天候实时采集、汇聚道路信息,并上传至统一云平台,供后台工作人员分析和应用。”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数字道路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学刚告诉记者。
在位于雄安新区容城县的容东数字道路智慧运营中心,记者通过4块大屏幕见到了多功能信息杆柱的指挥后台——数字道路智能运营中心系统平台。平台上分布着一个个柱状图、环形图,实时显示交叉路口交通现状、当前道路拥堵指数、当前道路通行量等综合交通信息,为智能调节主干路上若干个连续交叉路口交通信号灯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对城市交通而言,每个路口的交通信号灯都像一个阀门,它们各自的开合时间、次序往往影响着整个区域的通行效率。”张岩表示,通过数字道路智能运营中心系统平台,工作人员一旦监测到某一路口出现了拥堵,可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形成路口交通信号灯配时策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据统计,目前整个容东片区已架设了7000多根多功能信息杆柱。乐民街等6条主干道早晚高峰进出容东片区方向的道路平均通行时长比以往减少了约30%,缓解了交通堵塞,实现了更快通行。
从“车看灯,读秒数通行”到“灯看车,按车数放行”,雄安新区智能交通建设仍在进行。
未来,雄安新区将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先进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人、车、路、物实时互联互通、实时感知、瞬时响应、智能决策的新型智能交通体系,助力打造一个“不堵车”的未来现代化城市样板。